​华坪女高:信仰教育促进民族大团结

来源:          2020-12-30 22:02:52

​华坪女高:信仰教育促进民族大团结

教育扶贫脱贫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滇西北高原的大山深处,有一所圆山区女孩上学梦的全免费学校——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校至今,通过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实现了培养一代人改变三代人的目标,促进了丽江行政区域少数民族和直过民族脱贫致富、民族团结进步。

守初心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魂

华坪女高于2008年9月正式开办,学校以继承革命传统文化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校,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为办学宗旨。招收学生主要来自华坪县、宁蒗县、永胜县、玉龙县的边远乡镇高寒山区及个别云南省内其他市、县边远乡镇山区和周边省、市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53.22%,有白族、藏族、傣族、纳西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共招收少数民族学生671人,已毕业472人。

“让每一名来自大山的女孩能够上学。”一直以来,女高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始终不忘初心,带领教师团队,践行自己的誓言,先后帮助1500余名山区贫困家庭的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将自己获得的10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和生活困难的群众,跋涉10万多公里对在校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深入走访。

学校的建成和招生,为处在辍学边缘的少数民族家庭女孩搭起了再续读书路的平台,圆了她们的梦想。优美的校园环境,全免费教育,帮助贫困家庭女孩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转折。

强党建育民族团结进步接班人

民族地区的学校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任务。华坪女高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张桂梅为“领头雁”的教师队伍,始终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办学和培育人,夯实了党建引领和服务于教育教学、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

华坪女高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以“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思稳定、求发展”的主题,使教育活动富有成效。校党支部通过动员会、座谈会、教师征文、板报、专栏、悬挂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的学习,“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提高了全校各族师生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也增强了民族团结,增强了凝聚力。

华坪女高“刚强、勤敏、宽厚、慈惠、知礼、质朴”的校训在民众中广为传颂,也是女高教人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严格实行红色教育统领民族文化和日常教育的教学模式,把红色文化、民族元素结合在一起,把充满仪式感的信仰教育和民族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显特色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者

华坪女高党支部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革命传统和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主阵地的作用,采取红色教育的方式,用革命传统的高尚精神来教育和引导师生树牢理想信念、强化服务意识,成为教育教学的标兵和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结合开展“五个一”活动,华坪女高建立了具有校园特色的宣传阵地——红色长廊,成为全体师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宣扬民族精神的主阵地,引领着女高的成长。

在张桂梅老师的带领下,全校形成了教师以结对子的形式,强化民语教师汉语水平,增强各民族的交流;以“手拉手”活动为契机,班级之间结成联谊班级,各民族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举办民族节庆活动、召开民族团结主题班会,让学生始终明白祖国领土自古以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学生中评选“民族团结之星”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做民族团结的好事,讲民族团结政策,树民族团结楷模;利用家访向家长宣传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增强家长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通过一系列活动开展,全校民族团结蔚然成风,民汉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如今华坪女高从一个普通高中学校成为省、市、县先进集体,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集体,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

相关文档:
     |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丽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务信息专线:0888-12345    滇公网安备53070202001013号  滇ICP备1800431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7000001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39035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ljxxgk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