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和雪源)近年来,古城区通过一系列措施,着力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老龄工作取得新成效。
完善政策体系。围绕老龄工作,古城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全区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这些政策文件涵盖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医养结合发展、社区居家网络构建、农村留守老人关爱等多个方面,为老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密织服务网络。“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每一个老年人的美好愿望。目前,全区基本建成了覆盖“区—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网络,一批养老机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养老服务。随着在建项目的陆续完工,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覆盖率将达到100%,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覆盖率也将达到75%。建成及在建的养老服务场所可提供养老床位1060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3.12张,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将得到更高效的满足。
提供健康服务。古城区充分利用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等时间节点,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知识宣传和义诊服务。同时,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落实了健康体检和签约医生服务。今年以来,古城区为4600多名80周岁以上老人及60岁至79岁的重点优抚对象、低保户、五保户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12274人次,针对2446人开展失能评估。这些措施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健康服务,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
营造敬老氛围。古城区积极营造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同时,实施了特殊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累计改造1458户,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老年助餐服务得到积极推进,现已建成11个“老年幸福食堂”,助餐14万多人次,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用餐服务。
“在老龄工作方面,古城区一直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古城区民政局局长成联林说,未来,古城区将继续强化工作统筹、补齐设施短板,加大养老服务场所建设和运营力度,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让老年人的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